首页 白茶知识文章正文

福鼎白茶的制作流程,主要有几个步骤呢?

白茶知识 2021年10月24日 10:21 573 白茶
白茶网提醒:加微信 wkda19 可免费获赠福鼎白茶品鉴装和白茶丛书,免费试喝!每位茶友限领1份。

福鼎白茶

近年来,福鼎白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茶友的赞誉。很多茶友都很好奇怎么泡白茶?白茶只有干枯,两步入茶,这对茶艺师的经验是非常高的。这里是福鼎白茶的传统生产工艺

福鼎白茶的生产工艺

1.白茶萎凋

你知道白茶的主要加工工艺是什么吗?首先,我们要让白茶萎凋。鲜叶进厂后,要严格区分等级,并按进厂顺序及时分开摊铺。摊铺是将0.25-0.3kg的鲜叶放入直径为1m的水网中,用手转动水网,使其均匀、薄薄地摊铺在水网中,互不重叠。俗称开清。放置在萎凋架上时,过程中不必翻转或触摸,以防止鲜叶因损伤而变红或因重叠而变黑。

在白茶萎凋过程中,叶色和叶态的变化是同步的。叶色由鲜绿色变为绿色、深绿色、绿灰色和微红色。叶形由平卷变为波浪卷、先好、翘尾、下垂卷、落花。

你知道白茶枯叶失水率与什么有关吗?事实上,它与含量的变化方向、凋萎方法、凋萎温度、凋萎时间、展叶厚度、室内相对湿度等密切相关。在正常环境条件下,36小时前枯叶失水较快,后期失水较慢。当室内相对湿度超过90%时,萎凋时水分流失很慢,而且室内空气不流通,有时萎凋时会出现回潮现象,容易造成枯叶变红变黑,对品质不利。

太阳萎凋了。例如,它产于福鼎北路。将茶芽铺在萎凋的窗帘上,在阳光下晒一天,干度达到89%。它被移入房间萎凋。第二天,将其移至阳光下晾晒至90%干燥,然后用慢火烘干。

室内自然凋萎是白茶凋萎最常用的方法,特别是在强日照、高温或雨天,室内自然凋萎容易控制。萎凋车间需要宽敞卫生,没有阳光直射,不仅通风,而且温湿度易于控制。春季室温控制在20~25℃℃ 相对湿度为70~80%。正常萎凋36小时后进行第一次筛选,48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筛选。夏秋两季气温较高,室温宜控制在30~32℃℃, 相对湿度应为20%。萎凋的最佳时间为45-60小时,不应少于36小时,也不应多于72小时,否则前者为青涩型;后者易发黑发霉,质量下降甚至发霉。

白茶制作流程

2.干燥

干燥不仅是白茶的固色阶段,也是固定白茶品质、改善香气、使其达到一定水分含量,防止成品茶在储运过程中发生质变的关键工序。白茶烘干有采摘、晒干和烘干相结合的方式,如福鼎、北陆银针和政和南陆银针。其基本过程是晒干,所以又称晒针。

中度枯叶应及时烘焙,防止变色变质。高档白茶一般在烘笼中烘制,中低档白茶在烘干机中烘制。

在烤箱里烤。烘焙温度取决于枯叶的含水量。当枯叶干度达到90%时,干燥温度为70~80℃℃, 每笼展叶重约0.75kg,15~20min左右即可干透。当枯叶70-80%干燥时,首先用明火(90-100%)干燥℃) 当它们90%干燥后再放入笼子里。冷却后,用暗火(70-80)重新干燥℃) 10-15分钟。在中间可转动2~3次,动作应轻,以防止芽叶断裂,茎叶脱落。

机械烘焙。90%的枯叶在80℃下烘焙℃ 20分钟,厚度4厘米。67%的枯叶干了两次。第一次干燥是在100℃ 10分钟。冷却后在80~90℃进行二次干燥℃. 成品茶的含水量应控制在5%以下。

新技术白茶。与传统的白茶加工方法相比,新型白茶加工方法采用了轻萎凋、轻发酵、轻擀等特点,形成卷曲状、微条形、内质物质味甘、色香味浓郁、品质独特。

室内自然萎凋是常用的。室内自然萎凋时间为24~48小时,其中70%左右为干燥。叶色变灰绿色,芽毛变白,嘴边微微卷曲,叶面触感在手,绿色空气消失,甜美的凋谢香味为中度凋谢。

发酵正在堆积。枯叶平展在干燥洁净的地面上,厚15~30cm,持续2~4H。在低温干燥的天气下,叶片较厚,时间较长。枯叶含水量高,或高温多雨天气,叶片薄,时间短。堆垛可以适当提高温度,保持一定的温度,促进叶片中酶的活化,促进内含物的转化,重新分配茎叶中的水分,软化叶片的品质,为碾压提供了条件。但必须严格控制堆垛厚度和时间,避免过度发酵、芽叶变红、品质恶化。

揉捏是新白茶的一种特殊工艺,有别于传统白茶。形成新白茶的形状和新白茶的色、味是一个重要的过程。短时间轻压是轧制的主要方法。高嫩的枯叶应揉捏3-5分钟,不压制;中间叶片轻压5~10min;将低档叶压制10~20分钟,待叶卷曲成手指状后烘焙。

烘干时,新白茶采用机械高温、稀涂、快速烘焙,及时停止酶活性,质量稳定,显露白毫。100~105干燥℃ 10分钟。

传统的白茶可以喝到阳光的味道,因为整个生产过程不搅拌和揉搓。采摘完鲜叶后,茶叶要充满阳光,这一切都是由茶艺师操作的。

标签: 福鼎白茶 白茶制作流程 白茶

白茶网提醒:加微信 wkda19 可免费获赠福鼎白茶品鉴装和白茶丛书,免费试喝!每位茶友限领1份。

发表评论

白茶网网站地图闽ICP备2022015047号-1联系作者QQ:810607201
免责声明: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,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,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但由于诸多原因,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,如有侵权你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立即删除。